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道德力量、传承文化根脉,这个暑假启远网,太原市迎泽区滨河小学精心策划并组织了“晋娃”系列道德体验与社会实践活动。“晋娃”们走进文化地标、对话非遗技艺、重温红色经典、投身志愿服务,在行走与实践中收获了别样的成长。
晋娃文化探寻:在古迹研学中厚植家国情怀
“原来家乡的历史这么深厚!”这是参与“晋娃文化探寻”活动的学生们最常说的话。滨河小学学生先后走进大同华严寺、平遥古城和迎泽大桥,开启“行走的文化课”。
展开剩余74%在华严寺,学生们通过观察辽代建筑的鸱吻、彩塑,听讲解员讲述古寺背后的历史故事,直观感受古建筑中的匠心与智慧;在平遥古城,日升昌票号的“诚信经营”、古城墙的“守土护民”,让学生们对晋商精神和家乡文化有了具象认知;站在迎泽大桥上,看着汾河两岸的发展变迁,学生们更真切地体会到“家乡发展”的意义。活动中启远网,教师同步引导学生记录观察笔记制作小报,将“文化自信”的种子悄悄播撒在他们心中。
晋娃遇非遗:在技艺传承中触摸文化根脉
“非遗不是书本里的名词,是能亲手做出来的传承。”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,学校积极组织并开展“晋娃遇非遗”活动,邀请学生学做花馍、剪剪纸。
同学们居家围坐屏幕前,跟着非遗传承人学揉面、塑形,在“云指导”下把普通面团变成形态各异的花馍,让非遗技艺在云端传递,让传统文化浸润假期时光。与此同时,大家通过实地探访、线上学习、动手实践,让剪刀与红纸在指尖碰撞出创意火花,在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,度过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时光。
晋娃观红影:在红色故事中汲取成长力量启远网
为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,学校积极组织“晋娃观红影”活动。观影时,学生们被潘冬子的勇敢、地道战中村民的团结深深打动;观影结束后,大家踊跃发言:“潘冬子在困难中不放弃,我们遇到学习难题也不能退缩”“团结就是力量,以后班级活动我要多配合同学”。红色影片中的精神内核与“责任、勇敢、团结”等品质相契合,通过“观影+分享”,让学生在共情中理解道德准则,比单纯说教更有力量。
晋娃志愿行:在服务他人中践行道德准则
“帮助别人的时候,我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。”这是“晋娃志愿行”活动中,学生们的共同感受。学生走进图书馆和景区,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服务。
在图书馆,学生们整理书架、协助读者找书,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熟练指引,责任感在实践中逐渐增强;在景区,他们提醒游客爱护文物、维护环境卫生,遇到老人、小孩需要帮助时主动上前。
这个暑假,滨河小学通过“晋娃”系列活动,让学生走出课堂、走进生活,在文化探寻中坚定信念,在非遗体验中传承文脉,在红色教育中筑牢品格,在志愿服务中践行美德。下一步,学校将继续探索“实践育人”模式,让道德体验与社会实践成为学生成长的“第二课堂”,助力他们成长为“自净利他”品质的“大写”新时代滨河好少年。
来源:迎泽区滨河小学
编辑:田田
审核:智慧启远网
发布于:山西省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